查看原文
其他

历史上的名记 | 战地玫瑰——“我们是女人,也是战争的记录者”

邓清月 深度训练营 2022-04-30



文 | 邓清月   微信编辑 | 韩佳芸


对于很多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你我来说,战争好像是一件陌生而遥远的事情。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却有许多人真实地生活在炮火和硝烟中,生活在死亡和绝望中,生活在是否能够看到明日太阳的恐惧中。如此令人恐惧的战争,却有一群人,她们没有生于战场却奔赴战场,她们纤纤弱质却扛起了如山的责任——她们就是“战地玫瑰”,战地的女记者。她们握着属于自己的强大的武器——相机,在子弹横飞的战场上,让世界看到了女性坚强勇敢的一面。


最传奇战地女记者

用生命控诉战争

玛丽.科尔文



“有人说我傻,但我不在乎。如果我待在伦敦的办公室里,安逸地喝着咖啡,写一个矫情的专栏,那才叫傻。”



如果问有什么让玛丽.科尔文在新闻界中独树一帜,那么其独眼形象一定会被提及。彼时科尔文于斯里兰卡报道“阿拉伯之春”反政府运动,当时的斯里兰卡政府禁止外国媒体进入被叛军控制的北部泰米尔地区。科尔文突破禁令,未经批准闯入禁区采访,将当地的人道灾难如实报道。但在返回中央政府管制区时,遭一名斯里兰卡政府军兵发射榴弹炮袭击,炸伤失去左眼视力,同时左耳失聪。



如果重回大学时光,她可能不会想到自己会将性命投掷于战场。


彼时的她因为优异的表现就读于耶鲁并加入耶鲁校报,但“无非是想写一些无病呻吟的小说”。大四时,时美国著名记者约翰-赫西的“日本广岛遭原子弹轰炸后情况的报道”研讨会改变了她,科尔文被这篇报道深深震撼,从此,她决定投身新闻事业。


大学毕业后,科尔文从合众社夜班记者做起,随后加入了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并在那里结识了一支驻外记者的精英团队。就这样,她成为了一名战地记者。之后的近30年,从斯里兰卡到前南斯拉夫,从伊拉克到利比亚,她几乎踏遍所有战场。“我并不是典型的战地记者,因为我注重的是战争中的人性……几个世纪过去了,战争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战场上依旧炮声隆隆,血肉横飞;战场外妻离子散;交战双方都不肯公开真相。所以,我的工作就是做一名战争证人。”


2012年,科尔文逝世于叙利亚,享年56岁。当天的新闻铺天盖般报道着“2012年2月22日在叙利亚政府军炮击霍姆斯市时,法国籍摄影记者雷米·欧赫利克被伤身亡”一事,卡梅伦也对此表示哀悼。但或许科文尔并不后悔,她做着她所认为最有意义的事并为此付出了生命,就像她生前所说:“有人说我傻,但我不在乎。如果我待在伦敦的办公室里,安逸地喝着咖啡,写一个矫情的专栏,那才叫傻。”


第一个中国战地女记者

用纸笔记录战争

张郁廉



“当国家需要我的时候,我就到前线去了。”



1914年,张郁廉出生在哈尔滨,取名聚聚,大名张玉莲。刚刚两岁半,她的生母就因病去世,父亲不得不将她寄养在白俄贵族瓦娃家中。到了上小学的年龄,张玉莲还不会说中国话。但瓦娃认为她是中国人,一定要接受正规的中国教育。虽然当时进俄国学校比进中国学校容易得多,但瓦娃终于还是让张玉莲进了中国学校,学习自己的语言。


这一点,后来让张玉莲终身感激。


而后,张玉莲更名为张郁廉。1934年,张郁廉考入北平燕京大学,主修教育,辅修新闻。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全面侵华。此时设于汉口的苏联塔斯通讯社,急需谙熟俄语的青年,张郁廉凭借自身的优越条件,很快就被录取。一开始,她只是每天把中文报纸上的消息翻译成俄文,到了1938年春,日军进逼徐州,徐州会战一触即发。莫斯科派来多位军事记者,张郁廉就随同他们一起前往徐州战区。“我是在东北长大的,长期受外国人的欺压,民族意识也就特别强烈,能帮助当时采访新闻的外国记者,当国家需要我的时候,我就到前线去了。”她说。



这一年,她亲历了台儿庄大捷以及徐州突围,走了21天才穿越日军封锁线,经信阳返回汉口。不久,她又奉调重庆塔斯社,遇到了她最重要的搭档——苏联记者卡尔曼。两年中,张郁廉和卡尔曼共同经历和报道了武汉会战、长沙大火、重庆大轰炸,同时,也留下了前往延安的珍贵记录。


2010年,张郁廉逝世。她生前的手记被编辑成书《白云飞渡》出版。清淡的笔触下却蕴含着最深的情感。朴素的文字中记录着平凡的故事、沉重的苦难、战争的残酷和无数小人物无处可逃的人生。她的记录珍贵地展现出曾经的中国,曾经历经苦难的中国人。


张郁廉从自己出生一直写到了上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都是太平日子,你们都知晓了,不用我再记了”。


首位战地女记者用相机重现战争格尔达·塔罗

“If your pictures aren't good enough, then you're not close enough.”



罗伯特·卡帕,以《士兵之死》等战地摄影作品而被人们所熟知。然而 “罗伯特·卡帕 ”这个名字最早其实属于两个人,其中一位便是女性战地摄影师先驱者——格尔达·塔罗。


1934年,24岁的犹太人格尔达因德国境内纳粹势力与日俱增而去往法国巴黎,并在隔年结识了因同样原因来到巴黎的安德烈·弗里德曼。随后她成为了安德烈的助手,跟他学习摄影。二人迅速坠入爱河并一同成为摄影记者。因为犹太人的名字并不受欢迎,他们决定使用英文化名进行摄影工作,这也就是后来的罗伯特·卡帕。



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格尔达跟随着安德烈以及波兰裔犹太摄影记者大卫·西蒙一起共同深入战场前线进行拍摄,格尔达也由此成为了女性战地摄影师的先驱者。格尔塔曾说过:“If your pictures aren't good enough, then you're not close enough.(如果你的照片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还不够近。)”,或许正因如此,她的摄影作品也因为其绝佳的摄影角度而备受赞誉。同时,她的战地摄影作品也极具女性记者的独特视角。


战地前线记者时刻伴随着危险,正当格尔达·塔罗的摄影生涯蒸蒸日上之时,她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却戛然而止。在1937年跟踪报道布鲁内特战役的时候,格尔达·塔罗乘坐的运载伤员的汽车与一辆坦克发生事故,格尔达不幸受重伤,隔天医治无效死亡。她的葬礼在1937年8月1日举行——那天正是她27岁的生日。格尔达在一个女性穿着围裙的年代里,手握摄影机,为了珍贵的资料在战地里无所畏惧地来回穿梭。


格尔达·塔罗,历史上第一位战地女摄影师,也是第一位丧命于战场前线的女性摄影师。


中国最著名女记者用热爱奔赴战场闾丘露薇



“生命是非常宝贵的,但作为一名记者,我首先想到的是我的职业。我热爱记者这个职业,所以,我要为它负责。”



2001年,她在美国华盛顿现场报道美国总统的就职仪式,并成为全球首位进入阿富汗腹地喀布尔采访的华人女记者,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曾当面称赞道:“你很了不起,我佩服你。”2002年,她成为惟一一位三进阿富汗的华人女记者。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她成为在巴格达市区进行现场报道的惟一的华人女记者。她是中国最有名的战地女记者,她是闾丘露薇。



1988年,闾丘以高分考入复旦大学哲学系,毕业后的她却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后来一份台湾电视台的招聘广告让她心里的记者梦一下子被激活,非科班出身的她虽然成功获得了在电视台工作的机会,但也体会到了自己的差距。闾丘没有服输,拼命学习弥补着自己的短板,再之后,她跳槽到香港凤凰卫视,每天都要工作十多个小时,一天发稿四五篇,为了赶稿子,她常常要熬通宵。


或许就是这么一股不服输、肯吃苦的劲儿,在阿富汗战争打响后,凤凰卫视决定派记者前往阿富汗去采访时,闾丘率先报了名,并成为第一个进入阿富汗的战地女记者。在阿富汗,她以女性特有的视角,发回了许多富有震撼力的新闻报道。之后的一年,在伊拉克形势日益紧张之时,凤凰卫视准备派记者去伊拉克采访。闾丘露薇得知这个消息后,再次主动请缨,要求奔赴伊拉克采访。


经历过战争的恐惧,却仍坚定地选择再次奔赴战场,没有多少人能像她一样。彼时的她,眼神坚定地对试图劝服自己的亲人朋友说:“生命是非常宝贵的,但作为一名记者,我首先想到的是我的职业。我热爱记者这个职业,所以,我要为它负责。”




有人说 战争让女人走开

但战地玫瑰 却偏偏要来

她们以过人的勇敢义无反顾地出发

不计生死 不顾险途

以文字与相机

诉说人间地狱的故事

时值记者节

让我们向这些永不凋零的战地玫瑰

致敬




推荐阅读

媒笔记征集 | 分享本身就有意义

记者节征集 | 深度营邀你赴一场有温度的约

历史上的名记 | 盖伊·特立斯:一面记者,一面作家





运营总监 | 盛倩玉统筹编辑 | 韩凤兰




喜欢就关注我们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